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8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347篇
航空   1390篇
航天技术   454篇
综合类   214篇
航天   58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测头成像的单相机视觉跟踪坐标测量系统。该系统中引入了一个转动平台带动相机运动,使相机光轴始终对准运动的光学测头中某一个光点,保证光学测头成像在畸变比较小的像面中心附近。给出了系统的组成结构,通过空间变换和光学成像原理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跟踪测量数学模型,给出了利用Newton非线性迭代算法求解跟踪方程的具体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转动角度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高空高速无人飞行器热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行时间短、速度和高度变化快、表面温度波动大的无人飞行器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s)热控制系统设计难题,提出了一种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热分析计算方法.即把热天工况、冷天工况和标准天工况作为设计/试验工况;采用参考温度法、高超音速工程预测法或计算流体动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模拟法,确定了飞行器表面温度分布,并把其作为后续热分析数学模型的外边界条件;分析结构热容量对瞬态热载荷的影响,建立与之相应的边值问题方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根据高空高速飞行特点及瞬态热载荷值,确定仪器设备舱调温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93.
磨削表面粗糙度在线实时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的光纤表面粗糙度在线测量系统。以光散射法为理论基础,用光纤束作为传感器,并用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实时显示。针对外圆磨削在线检测中存在的冷却液、工件尺寸变化、环境干扰以及仪器的装夹与对中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改进或解决的办法,从而更利于该测试技术的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94.
宋寿峰  安东  陈青 《航空学报》1991,12(11):639-643
 <正> 研究弹性飞机的动力学特性应计及非定常广义气动力。为了尽可能保留非定常运动历程,应首先计算由阶跃函数形式下洗产生的非定常气动力函数(指示函数或指数函数),再利用卷积形式的迭加原理处理任意函数形式下洗产生的非定常气动力。用振型法建立飞机弹性运动方程,可将飞机上任一质点的弹性位移近似地表示为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不同焊接电流下钛合金板胶接点焊接头的A扫描信号和C扫描图像特征,并进行了拉伸-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观察C扫描图像的特征与A扫描信号的变化,能够划分胶接点焊接头的胶层区、热影响区、熔合区、熔核区以及焊接缺陷;随着电流(7~10 k A)的逐渐增大,接头熔核直径呈递增趋势,相应的失效载荷从7 231.5增加到10 939.0 N;当电流为7 k A时,在C扫描图像上反映出飞溅缺陷,此时接头失效载荷远小于没有出现飞溅的接头,可见飞溅降低了胶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  相似文献   
96.
为了能够利用尾喷管同步环推力测试实验评估其合格率,提出了可调尾喷管灵活性仿真预测方法,并利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零件表面加工精度和几何公差对其灵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等级的降低,可调尾喷管调节片与密封片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在尺寸公差为(-0.1,+0.1),零件几何尺寸越大,调节片与密封片之间的摩擦阻力越大;在表面粗糙度为不大于Ra6.3条件下,基于基本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满足伸展和收缩过程动作响应灵活性要求(0.2s内)。因此,为了满足可调尾喷管伸展和收缩灵活性要求,其各零件公差应控制在下偏差范围内,并相应提高表面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97.
根据1 000 MW超超临界锅炉的实际运行数据,对其结渣特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基于煤灰特性的锅炉结渣特性预测模型,包括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的各预测模型,这些预测模型能简单、快速地预测锅炉的结渣特性。但对于锅炉燃用煤质不均匀或采用混煤燃烧等情况,这类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下降。同时根据锅炉运行时的实时监测数据,建立了基于炉膛清洁因子的炉膛结渣特性在线监测模型,通过炉膛出口后各受热面进出口蒸汽温度、流量,以及省煤器出口烟气温度等有关参数,利用反平衡法计算求得此时的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然后求出炉膛的平均热有效性系数和炉膛清洁因子,最后根据清洁因子的大小来判断锅炉的结渣特性。该模型不仅能根据锅炉运行实时数据的采集,实现锅炉结渣特性的在线实时监测,而且能对煤质不均匀或采用混煤燃烧等情况的锅炉结渣特性做出较准确的判别。  相似文献   
98.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和5G时代的即将到来,在治理体系上越来越注重管理与哲学教育相结合,高校作为接收新事物、新思维的前沿阵地。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的阵地,因此创新公寓管理体系并努力做到使之与哲学相结合也成为了一项重大任务,高校辅导员、公寓辅导员、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结合新媒体创新学生公寓的管理方式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掌控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9.
In the traditional machining process for diffusers, blades are easily deformed, and methods suffer from high tool wear and low efficiency.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 possesses unique advantages when applied to these difficult-to-machine materials. In the ECM process, theflow field plays a crucial role. Here, an electrolyte flow mode that supplies uniform flow around the entire blade profile was adopted for electrochemical trepanning of diffusers. Various flow rates were employ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flow field.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using ANSYS software, an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creasing the flow rate substantially afforded a more uniform flowfiel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as then performed, and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 the flow rate greatly improved both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diffusers. The maximum feeding rate of the cathode reached 4 mm/min, the blade taper of the concave part decreased to 0.02, and the blade roughness was reduced to 1.216 l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high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and its potential for machining other complex components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00.
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同时还将与火星表面航天器发生对流换热。热设计时难以直接评估对流、辐射和导热三种换热对航天器的影响,从而确定主要的控温途径。在调研火星表面辐射、大气等热环境的基础上,从线性化传热系数和对流辐射比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辐射、对流和导热对航天器的影响。器表辐射传热系数随光学属性和温度的变化范围为0.3~1.4W/(m2·℃),对流传热系数随风速变化为0.2~1.5W/(m2·℃),器内导热传热系数可控制在0.25W/(m2·℃)以下。结果表明,太阳辐射较火星表面和天空辐射而言是主要外热源,航天器表面的辐射和对流换热为两条并联换热途径,两者均可成为主要换热途径,器内导热传热是控制航天器内外隔热的主要可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